在内蒙古和俄罗斯接壤的地方有一条河叫额尔古纳河,是中苏的界河,在河边有一个屯子就叫“临江屯”。屯子不大只有八十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二是俄罗斯血统。那里的人淳朴、好客,世世代代守候着原始的生活民俗,让我们避开庸俗尘世的干扰,独享宁静祥和的自然之光……置身于此,悉心聆听白桦林和黑桦林的悠悠呓语,在中俄界河边驭马长奔,穿越天堂草原呼伦贝尔和童话森林莫尔道嘎,体验俄式风情建筑,傍晚或小山上拍日落,或欣赏河边的牧归景象。
此地在大兴安岭地区地处祖国北边陲的我国重要的原始林区之一的森林深处,从室韦经过太平村后到达。此地聚居者为华俄后裔,现生活在这里的华俄后裔为第三代、第四代。他们除了保留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外,还沿袭一些浓厚的俄罗斯特有习俗,如居住木刻楞、过俄汉两个民族的主要节庆日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的村子。
木刻楞是俄罗斯族典型民居,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非常规范和整齐。地基都是石头的,且要灌上水泥,然后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低层,一层一层地叠垒,第二层。通常用木楔,先把木头钻个窟窿,再用木楔加固。建木刻楞的传统方法要垫苔藓。冬天零下30℃-40℃,有苔藓压在底下,不透风,冬暖夏凉。比较讲究的俄罗斯人爱在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当地人称为门斗,起防风作用。房屋建好后,可以在外面刷清漆,保持原木本色;也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一般以蓝、绿色居多。
纯净祥和的小屯子,那感觉像进了世外桃源,人们淳朴好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留着原始的生活风貌。在临江观赏落日和等待日出都是令人期待的,晚上住在木刻楞里,听着窗外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觉得内心是从未有过的的平和。